地学资讯速读——2022年1月14日

正文

地学资讯速读——2022年1月14日

2022-01-14 | 作者 :

category : 地理信息

综合新闻

1)《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一行访问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Stephen Kargbo等一行访问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常启德一行实地考察了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系统,听取了SDG中心介绍,并座谈交流。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院士对常启德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指出,SDG中心是以联合国技术促进机制为理念,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核心,面向全球的国际研究机构,其主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系统;开展SDG指标监测与评估科学研究;研制和运行可持续发展系列科学卫星;建设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智库;以及提供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和培训。他表示,SDG中心的建设离不开联合国的支持,希望双方能加强合作。SDGSAT-1卫星数据面向全球开放,可为联合国及其成员国提供数据支撑;SDG中心将开拓海外节点,以构建全球网络,将科技创新促进SDGs实现的研究成果推广传播,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科技力量。

2)《中科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十四届联合学术年会顺利举行》:1月9日,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十四届联合学术年会在成都山地所举行,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来自两个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教师及研究生300余人参加会议。中科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朝军研究员主持会议,开幕式上,成都山地所副所长陈晓清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兼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许强教授分别致辞,并希望两个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加强相互学习,广泛交流,凝聚创新团队,共同推动山地灾害学科的发展,服务国家重大减灾需求。

3)《我国河湖长制进入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本》: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12月22日表示,自2018年全面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以来,我国河湖长制从建立机制、责任到人、搭建四梁八柱的1.0版本,到重拳治乱、清除存量遏制增量、改善河湖面貌的2.0版本,目前进入到了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本。魏山忠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介绍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五周年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说,5年来,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河湖乱象得到有力遏制,资源管控明显加强,生态环境持续复苏,河湖面貌实现历史性改变。据介绍,全面推行河湖长制5年来,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达到120余万名,30万名省、市、县、乡级河湖长年均巡查河湖700万人次,90多万名村级河湖长守护河湖“最前哨”;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中,全国共清理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四乱”问题18.5万个,历史遗留河湖问题大规模减少。

4)《遥感所召开2022年发展研讨会》:2022年1月7日下午,北大遥感所在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召开了发展研讨会,聚焦学科建设、科研发展、人才引进等有关遥感所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会议由郭庆华所长主持,全所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研讨会上, 郭庆华所长首先传达了北大关于双一流改革方案的会议精神,并就遥感所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进行了汇报,对面临的竞争形势及后续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全体参会老师认真聆听,针对遥感所未来的发展工作,每位老师都建言献策,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研讨。最后,童庆禧院士做总结发言,建议以北大为平台整合资源,在二级学科目录定义方面创新突出遥感所特色,并对遥感所发展深空遥感、与地空学院优势学科联合进一步发展出自己的优势方向,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5)《中德科学中心第24届联委会冬季会议顺利召开》:中德科学中心第24届联委会冬季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执行主席由德国研究联合会(DFG)副主席、联委会德方主席阿克塞尔·布拉克哈格(Axel Brakhage)教授担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副主任、联委会中方主席谢心澄院士,NSFC秘书长兼联委会中方委员韩宇研究员、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天津大学刘丛强院士,DFG秘书长兼联委会德方委员海德·阿伦斯(Heide Ahrens)博士、马普学会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及奥古斯堡大学乌尔泽尔·凡茨(UrselFantz)教授、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马提亚斯·格茨(Mathias Göken)教授出席会议。

6)《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盐城举办》:1月10日,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省盐城市开幕。论坛以“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由自然资源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论坛包括开幕式暨部长级论坛、国际咨询会、专题研讨会、地方政府圆桌会议、青年滨海湿地保护论坛等系列活动。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有关国家驻华使馆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青年代表等300余人出席论坛,共同为全球滨海地区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共享知识、经验和解决方案。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中期检查暨学术交流会顺利召开》: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以下简称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主办的重大研究计划中期检查暨年度学术交流会采用线上方式召开。指导专家组黄如院士、杨德仁院士、俞大鹏院士、段树民院士、施毅教授、钱鹤教授、赵元富研究员和张玉明教授,顾问专家组李树深院士、许宁生院士、蒲慕明院士、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刘伟平董事长和时龙兴教授,特邀专家俞滨教授,专家组秘书黎明研究员、韩根全教授和吴华强教授,以及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负责人、学术骨干等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主任郝跃院士、副主任何杰出席会议并致辞。

8)《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开通青海海北州门源县6.9级地震(20220108)科学数据应急响应服务系统》:2022年1月8日凌晨1时45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西宁、兰州、张掖等多地震感明显。震中位置(37.77°N, 101.26°E)距门源县54km,距西宁市136km。震中5km范围内平均海拔约3674m。1月8日门源6.9级地震震中附近200km范围内,1900年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次,大部分历史地震序列为主余和孤立型。 截止1月9日14时,共记录到此次地震3.0级及以上余震12次,其中5.0至5.9级地震1次,4.0至4.9级地震2次,3.0至3.9级地震9次。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根据灾情,收集、制备基础地理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冰川数据、地形数据等150GB数据。已发布“青海海北州门源县6.9级地震应急响应科学数据服务”系统,系统提供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互操作以及数据下载功能。

行业动态

1)《北斗“一带一路”专题培训班——精准智能定位系列在广西南宁举办》:1月10日,2021北斗“一带一路”专题培训班——精准智能定位系列开班仪式在广西南宁举办,“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助理执行主任艾丽坤、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肖迪、中国-东盟北斗/GNSS(南宁)中心主任王志虎受邀出席活动并致辞。艾丽坤在线上致辞中详细介绍了ANSO的定位与使命、战略与行动目标、联合部署项目以及学员参与ANSO活动的途径,并预祝培训班圆满成功。她表示,自2018年成立以来,ANSO已经发展中国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等9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科技组织成为理事会成员单位,希望各国科学界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发挥好“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的平台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2)《高分甘肃中心密切关注青海“1.8地震”,提供灾前灾后卫星数据支持》:1月8日1时45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北纬37.77度,东经101.26度)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西宁市震感强烈。目前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灾情正在进一步核实中。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立即启动国家地震三级应急响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应急管理部部长黄明和值班部领导尚勇、张永利同志第一时间赶到部指挥中心,与中国地震局、青海省应急管理厅、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和消防前突力量视频连线,调度了解震区情况,部署抢险救援救灾工作。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连夜派出工作组赴现场协助地方开展灾害核查、群众安置、地震趋势研判等工作。震后两小时,我中心接甘肃省应急管理厅需求,派遣人员赶赴应急厅,参与灾情分析与救援指挥工作。同时,我中心迅速调集人员,根据相关灾情信息,向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申请和协调高分一号D、高分四号、高分六号、高分七号等卫星对灾区进行紧急、密集观测成像,综合研判灾情信息;并与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勠力共进,及时共享灾情数据,分析灾情实况,随时准备技术支持。

3)《高稳定性悬挂式磁通门磁力仪研制》:为实现地磁矢量场长期稳定可靠的监测目标,提供高分辨力、低噪声和长期稳定特点的相对记录仪器。研制的磁通门传感器采用高导磁率坡莫合金作为磁芯材料,激励线圈直接缠绕在高塑性、较高持久蠕变强度的环形合金骨架上,感应线圈和补偿线圈缠绕在低温度系数的玻璃钢骨架上,抑制外界温度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获得较低的温度系数;同时采用悬挂磁探头的方式,消除因观测墩的倾斜导致的漂移,这通常是相对记录仪器基线漂移的主要原因,以及观测仪器在安装过程中因水平调节而引入的安装误差。悬挂机构采用具有与特殊钢相当高硬度和耐磨性的铍铜制作成无磁万向节,使其具有自动校平功能,实现以Z轴倾斜±6°内自动调平。

4)《构建稳定开放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构建稳定开放的资源保障体系。《规划》指出,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也包括新材料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是产业基础再造的主力军和工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十三五”以来,我国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但当前短板和瓶颈依然突出,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关键材料核心工艺技术与装备自主可控水平不高,绿色低碳发展任重道远,数字化水平难以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关键战略资源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亟待加快解决。

科研进展

1)《空天院六室与六部科研人员赴国家高分辨遥感综合定标场开展机载SAR载荷定标试验》:中科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六室)钱永刚研究员、张曦研实员与航天微波遥感系统部(六部)燕阳副研究员、赵邢杰博士等科研人员一行8人在内蒙古包头国家高分辨遥感综合定标场(以下简称“包头场”)合作开展了机载SAR载荷外场定标科学试验。试验利用塞斯纳208航空飞行平台搭载SAR Ka波段、L波段和X波段载荷,开展地面定标试验。飞机自鄂尔多斯机场起飞,在包头场开展了4个架次、累计10余小时的飞行任务。飞行海拔高度约4千米,覆盖包头场人工固定靶标、大面积沙地、定标场环形跑道等试验测区,获取了50余TB高质量的SAR图像数据。飞机采用定标模式和圆迹模式两种飞行模式,其中定标模式主要利用地面角反射器进行SAR载荷定标,圆迹模式主要测试SAR载荷面向移动目标的检测能力。

2)《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在祁连山森林群落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山脉,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集聚地,也是河西走廊水资源供给区。森林是祁连山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深入了解森林群落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相关团队开展了祁连山北坡亚高山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对气候变化响应、青海云杉物候表型空间分异及其内在机制、高山树线形成的生理学机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3)《成都山地所在低磷胁迫环境中植物养分捕获策略作用机理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土壤有效磷的不足是限制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成因的低磷胁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植物可通过根系释放羧化物、磷酸酶和形成菌根共生体等多种养分捕获策略(nutrient-acquisition strategies, NASs)来应对低磷胁迫。针对不同低磷胁迫环境中各种NASs作用机理及生态效应不清的科学难题,成都山地所周俊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对该问题开展持续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在原生矿物磷占比超过95%的“年轻”土壤中,低风化程度导致有效磷不足,植物通过根系释放羧化物的策略来活化矿物磷,并可为其它不具备磷捕获策略的植物提供有效磷。在以有机磷为主的“成熟”土壤中,强烈的风化和淋溶作用导致有效磷不足2 mg/kg,与先前研究发现的羧化物与磷酸酶共同参与磷活化的策略不同,研究发现一种主要依靠磷酸酶而不需大量羧化物参与的NASs,该种策略可使根际土中约64%的有机磷被矿化。

人才招聘

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汤俊卿研究员团队2022年1月招聘博士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汤俊卿研究员团队2022年1月招聘博士后。研究方向:1.韧性城市与基础设施;2.防灾减灾与风险分析;3.时空大数据分析;4.城市与区域交通研究;5.城市计算与城市系统建模。依托团队:1.研究团队:合作导师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汤俊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可受到院长赵鹏军教授及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urich)、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等世界顶尖名校教授的联合指导。进站后可直接参与团队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合作导师介绍参:https://urban.pkusz.edu.cn/info/1013/2771.htm。2.重点依托课题:团队现有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省市联合基金项目、UCL-PKU战略合作伙伴基金项目、Intra-CREATE新加坡国家基金委项目等课题。

2)《山东大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团队2022年1月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山东大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团队2022年1月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招聘方向1.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本方向主要研究生态产品的特征属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机理等,构建生态产品价值理论模型。背景要求:具有理论经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研究背景。2.生态系统生产价值核算研究,本方向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生产价值业务化核算技术体系,推进生态系统生产价值核算实践应用。背景要求:具有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碳循环或生态水文、自然地理、生态遥感等研究背景。熟悉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模拟(SWAT模型等)、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等为佳。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评估,本方向主要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效评估、投入产出分析等,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的定量评估。背景要求:具有国民经济、资源环境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研究背景。4.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本方向主要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路径、政策保障等,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背景要求:具有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环境经济与管理、农业经济、土地资源管理、生态金融、资源环境法等研究背景。

3)《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黄少丹课题组2022年1月招聘博士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黄少丹课题组主要开展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的相关研究,现因科研工作需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1-2名。岗位职责:1.承担和参与课题组研究方向相关的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实施与结题工作,协助合作导师对课题组的日常管理、人才培养等工作;2.独立申请博士后基金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应聘条件:1.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对科研工作有较浓厚的兴趣;2.恪守学术道德,责任心强,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3.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至少1篇高水平科研论文;4.具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建筑环境学、环境科学、统计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5.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含应届博士毕业生);6.符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招收条件。更多信息可见北医博士后网站:https://postdocs.bjmu.edu.cn/index.htm。

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国重室―王自发课题组2022年1月招聘2名科研助理启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国重室―王自发课题组2022年1月招聘2名科研助理启事。招聘部门: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自发研究组。基本应聘条件:1.具有环境、遥感、气象、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具有项目管理经历者优先;3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条件突出者可适当放宽;4.工作认真负责,诚信踏实,勤学肯干,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项目申请

防灾减灾

1)《藏东南和滇西北有强降雪 鄂湘豫皖等地有雨雪》:1月14日08时至15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部、西藏东南部、安徽中部、湖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西藏东南部、湖北南部、湖南大部、江西大部、贵州中东部、广西大部、海南岛、台湾岛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1月15日08时至16日08时,黑龙江大部、吉林中东部、青海南部、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2.5~4毫米)。江汉东部、江南大部、重庆东南部、贵州、云南大部、广西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广西北部局地有大雨(25~30毫米)。河北北部、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有5~6级风。

2)《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能源局、林草局等部门单位召开会商会,对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分析研判。综合分析认为,1月份,北方和西南等地存在低温雨雪灾害风险,华北、华南等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华中、西南部分地区存在地质灾害风险。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增多,交通压力增大,需防范低温雨雪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同时年末烟花爆竹燃放、祭祀烧纸等传统民俗用火增多,需加强野外火源管控力度。北方和西南等地存在低温雨雪灾害风险。预计1月份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主要有4次,强度总体较弱。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北部、江西北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湖南大部、重庆、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大部、西藏中西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安徽西部、江西北部、湖北大部、湖南北部、重庆东部、贵州北部等地偏多2-5成,上述地区需加强防范局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交通运输、煤电油气等能源供应以及牧区、困难地区群众生活的不利影响。

3)《温室气体是如何使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GHG)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其排放对理解和解决气候危机至关重要。虽然大多数温室气体是自然产生的,但人类活动也加剧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这种浓度的增加反过来又会对气候造成不利影响。其影响包括极端天气事件(包括洪水、干旱、野火和飓风)频发。这会影响到数百万人,造成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排放差距报告》发现,如果到2030年我们不能将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到本世纪末,难以将全球变暖控制在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的1.5°C以内。根据目前的无条件减排承诺,到本世纪末,与工业化前的水平相比,全球变暖将达到2.7°C。

label :
    请 登陆 后进行评论

评论列表 ( 0 )

 



最多关注
近期文章